記者從市統計局日前發布的相關報告獲悉,2018年以來,西安在一系列調結構、穩增長、惠民生的政策引領下,以及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和戶籍新政、人才新政所引發的疊加效應的助推下,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,結構進一步優化,轉型升級逐步加快。全市消費市場運行平穩,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繼續增強。
去年西安社會消費品 零售總額達4658.72億元
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,2018年年底,全市商貿企業有80785家,比2013年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增加54269家,增長204.7%。
市場主體的增多促進銷售額的增長,據相關數據顯示,2018年批發、零售、住宿和餐飲四行業分別實現銷售額9289.13億元、5181.75億元、113.02億元和508.94億元,同比均保持兩位數增長,分別為18.6%、12.7%、10.8%和15.5%。
市場規模不斷壯大,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穩步提升。2018年,西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658.72億元,同比增長9.6%,比全國高0.6個百分點。
2018年,全市商貿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046.91億元,增長7.9%,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8.7%,比上年提升0.7個百分點,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20.3%。
基本生活類商品穩步增長 節假日經濟激活旅游市場
從銷售商品的類別看,基本生活類商品保持平穩增長。2018年,限額以上單位服裝、鞋帽、針紡織品類和日用品類同比分別增長13.5%和27.7%,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加快5.7和10.5個百分點,糧油食品類增長20.0%,市場剛性需求特征明顯。
生活改善類商品增長加快,消費升級存在質的提升。2018年,限額以上單位建筑及裝潢材料類、家具類和化妝品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19.6%、11.9%和20.9%;家用電器、中西醫藥類、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4.4%、4.3%和9.2%。
節假日經濟激活旅游市場,帶動住宿餐飲業的較快發展。2018年,西安市為激活假日經濟,先后出臺“西安年最中國”等一系列主題活動,增強了旅游市場活力。全年接待旅游人數達2.47億人次,旅游總收入達2554.81億元,分別比上年增長36.7%和56.4%。由此帶動住宿和餐飲業較快增長,限額以上單位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分別增長11.5%和15.7%,比上年提升12.6和14.5個百分點。
限額以上企業(單位)網上零售在經歷幾年高增速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,2018年網上商品零售額為341.57億元,同比增長33.7%。
市場供給不斷創新 “首店經濟”持續飄紅
便利店多元化創新發展,加速打造新零售之城。今年以來,西安著力精準打造城市社區“15分鐘購物圈”,全面提升消費環境和生活品質。據調查顯示,作為居民日常生活重要“補給站”的便利店、超市,在社區及周邊的覆蓋率為98.9%,提及率分別為59.8%和59.0%。2018年,大型超市和便利店零售額分別增長79.9%和29.7%,可見便利店已成為市民主要的購物場所之一。
“首店經濟”持續飄紅,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。SKP入駐1300多個品牌,約600個品牌是首次入駐西安。曲江大悅城引入350多個品牌,有190多個品牌是首進西安。《2019上半年西安首店報告》顯示,今年上半年,西安共引入各類品牌首店84家,其中,中國大陸首店6家,西北首店32家。僅2018年,西安新開業城市綜合體達22家。2019年上半年新開業5家商業綜合體,全市商業綜合體累計達90家。
來源:西安晚報